词条 | 萧纪 |
释义 | 萧纪 (508—553)南朝梁诗人。字世询。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梁武帝第八子,最受宠爱。天监十三年(514),封武陵郡王。历琅邪﹑彭城太守,普通中,出为会稽太守。五年(524),分扬州﹑江州置东扬州,授为刺史。入为侍中﹑丹阳尹,领石头戍事。中大通元年(529),出为江州刺史。四年(532),迁扬州刺史。大同三年(537),迁益州刺史。侯景之乱,台城陷,纪按兵不援,以待渔利。时萧纲为侯景立为傀儡,萧绎则于江陵称帝,大宝三年(552),萧纪亦称帝于蜀,改元天正,帅军东下。西魏遣尉迟迥侵蜀,萧绎又乘机遣军西上,次年(553),纪兵败被杀。时年四十六。 纪颇有武略,在蜀十七年,内修耕桑盐铁,外通商贾远方。史称其勤学,有文才,属辞不好轻华,甚有骨气。有集八卷,佚。今存诗六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其《明君词》等小诗三首,足当“甚有骨气”之誉。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