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萧秀 |
释义 | 萧秀 (475—518)南朝梁文人。字彦达。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梁武帝萧衍七弟。在齐为著作佐郎,太子舍人。梁天监元年(502),进号征虏将军,封安成郡王。二年,领石头戍事。六年,出为江州刺史,闻前刺史取陶渊明曾孙为里司,叹曰:“陶潜之德,岂可不及后世!”即日辟为西曹。七年,迁荆州刺史,立学校,招隐逸,留心学术,搜集经记,使刘孝标撰《类苑》,书未及毕而已行于世。十一年,入建康为侍中,领宗正卿﹑石头戍事。三年,为郢州刺史,省赋敛,百姓赖之。十六年,迁雍州刺史,十七年春,卒于道中。年四十四。谥康。王僧孺﹑陆倕﹑刘孝绰﹑裴子野各制墓碑,四碑并建。 萧秀长厚谨慎,礼贤下士。能文,有《安成王集》三十卷,佚。诗文均不存。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