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平剧改革
释义
平剧改革

现代文艺术语。平剧即京剧,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剧目上千个。由于流行全国,在数百种传统戏曲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旧京剧许多剧目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主人公多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艺术上也形成了一整套固定的表演程式。随着历史的发展,旧京剧与现代生活的矛盾日益尖锐。“五四”前后有人提出过京剧改革的倡议。抗战爆发后,一些戏剧家编演过一些具有新的时代风采的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但都没有能够打开新的局面。《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激发了许多戏曲革新者的热情。1942年10月在延安成立平剧研究院,在“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努力于京剧的研究与改革。这一时期改革的成果集中表现在1943年公演的新编京剧《逼上梁山》(中央党校大众艺术研究社集体编写,杨绍萱、齐燕铭等执笔)及1945年公演的《三打祝家庄》(延安平剧院集体创作,李绳、魏晨旭、任桂林执笔)中。两剧第一次在京剧领域热情讴歌了创造历史的人民大众,对于京剧表演形式也进行了成功的革新。毛泽东称赞这一改革标志着“旧剧革命的划时代开端”。这一改革潮流逐渐扩大到其他抗日根据地,并影响到其他传统戏曲的改革。

朱东兀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28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