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杂歌谣辞 |
释义 | 杂歌谣辞 乐府诗的一类。《尔雅》:“徒歌谓之谣。”《广雅》:“声比于琴瑟曰歌。”《韩诗章句》:“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梁元帝《纂要》:“齐歌曰讴,吴歌曰歈,楚歌曰艳,浮歌曰哇,振旅而歌曰凯歌,堂上奏乐而歌曰登歌,亦曰升歌。”又有长歌、短歌、雅歌、缓歌、浩歌、放歌、怨歌、劳歌等“行”。汉代有相和歌,原本出于街陌讴谣;吴歌杂曲,开始也是徒歌。又有但歌,晋以后不传。歌有因地而作,如《京兆》、《邯郸歌》;有因人而作,如《孺子才人歌》;有伤时而作,如微子《麦秀歌》;有寓意而作,如张衡《同声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分歌辞和谣辞两个部分。 齐天举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15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