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学泗 |
释义 | 陈学泗1638—? 清初诗人。字右原。长洲(江苏苏州)人。诸生,因屡试不第,不得已奔走四方以谋衣食。与陈学洙为孪生兄弟,并以工诗称。他的诗歌较学洙粗犷雄健,如《鹦鹉洲吊古》:“侧身天地竞何之,记室才高数独奇。愤到渔洋聊骂座,狂来北海任呼儿。一杯已没蛟龙窟,千古谁怜鹦鹉词。欲采江蓠迷处所,暮烟洲渚水弥弥。”因终身沉沦不遇,故诗中每见抒发忧愤不乐之气,对清初社会现实矛盾颇关注,描写民生疾苦的诗作较多,如《纪事》记康熙三十四年吴地大水,《观打稻》言农民辛苦收割,但“公私次第偿,存者仅儋石”,富家则“太仓积红腐”,“征租甚于官”。《灾农叹》描写农民相继遭受旱灾、风灾之害,虽是灾年,仍然是“禾未登场,官私督我,债主如豺,催胥怒如虎”,结尾悲叹:“请看垅畔耰锄人,半是明年路傍殍!”著有《梅庄诗集》20卷。 丁夏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434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