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王问
释义
王问1497—1576

明代诗文作家、散曲作家。字子裕,号仲山。无锡(今属江苏)人。嘉靖十八年(1538)进士,擢第后归里读书6年,授户部主事,改南兵部,以便随父,后迁车驾郎中。擢广东按察佥事,行至桐江,徘徊不欲去,赋诗12章,投劾而归。筑室于湖滨宝界山,读书著述,直到老死。著有《仲山诗选》8卷、《祗役稿》、《原筮斋集》、《崇文馆稿》,散曲作品见《南北宫词纪》中。他为官作宦时间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在农村度过,因而其诗作常表现自己旷达的情怀,如《自山中泛湖归》:“登践穷幽深,下山日已晚。余照留青苹,归云度苍𪩩。对此生远心,返棹意自缓。川途风浪平,沿流弄清浅。”从艺术上看,其诗写得消闲疏放、冲然自得,从《久雨新霁访施子羽洞虚道院》诗可见一斑:“迢递思吾子,春晴坐绛纱。回风凄径竹,积雨滞林花。落日过仙院,吹笙隔紫霞。相逢不尽意,一倍惜年华。”但其诗有时过于率易,诗味不浓。他善文,如《宝界山别业记》对自己读书环境作了较为生动的描述。他也善散曲,但没有突出的个人特色。另外,他会画,曾作过《晴林饮雨图》。

尹恭弘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0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5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