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王钟声
释义
王钟声1880—1911

近代早期话剧活动家兼演员。原名熙普,又作希甫。浙江上虞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二十年(1894)赴沪习外文。二十四年(1898)自费留学德国,攻读法政。三十二年(1906)归国,在广西巡抚衙门当过幕僚,后任法政学堂监督及洋务局总办。三十三年(1907)至上海,立志投身新剧运动,组织新剧团体春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三十四年(1908)与任天知等创办通鉴学校,培养新剧人才。宣统元年(1909)受田际云之邀至京,与田际云主持之玉成班同台演出,主演《禽海石》、《爱国血》、《血手印》等新剧,在北京造成很大影响,促进了北方新剧运动的开展。宣统三年(1911)初,再次至京津演出《热血》、《鸣不平》、《秋瑾》、《徐锡麟》等戏,宣传革命,引起强烈社会反响,被清廷拘捕押送回原籍。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了上海的武装起义。旋又北上天津,酝酿起义,不幸被捕,壮烈牺牲。

欧阳予倩云:“1907年王钟声在上海组织春阳社演出了《黑奴吁天录》,这个戏是第一次用分幕的方法编剧、用布景、在剧场里作大规模的演出,尽管演出并不十分成功,而且还有很多缺点,还是应当把这一次的演出作为话剧在中国的开场。”“王钟声所演的戏,现在所知道的如下:《黑奴吁天录》、《迦茵小传》、《猛回头》、《爱海波》、《孽海花》、《宦海潮》、《官场现形记》、《新茶花》、《秋瑾))、《徐锡麟》、《张汶祥刺马》、《革命家庭》、《热血》、《爱国血》、《禽海石》等。这些戏主要是宣传革命,讽刺和暴露统治者腐败的。”(《谈文明戏》)梅兰芳曰:“我曾看过钟声主演的《禽海石》、《爱国血》、《血手印》等新戏。我以后排演时装戏就是受他们的影响,其中《宦海潮》那出戏还是根据钟声演的新剧改编为京剧的。”(《戏剧界参加辛亥革命的几件事》)

梁淑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5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