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王雱
释义
王雱1044—1076

宋代文人。 字元泽。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王安石之子。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中进士,授旌德尉。王雱性格豪迈,睥睨一世、不能作小官,作策论20余篇,极论天下事。由此被朝廷召见,授太子中允,历任崇政殿说书、天章阁待制兼侍讲。赞助其父变法,常称商鞅为豪杰之士,认为不诛异议者法不行。33岁时病死。只有词1首传世,见于《乐府雅词拾遗》。据《词林纪事》卷7引《扪虱新语》记载,王雱一生不作词,有人嘲笑他,于是作〔倦寻芳慢〕1首,时人服其工美,而王雱从此搁笔不再作。此词清秀哀艳,措语新警,历来传诵,是宋词中的名篇。

孙映逵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8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7: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