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学昭 |
释义 | 陈学昭1906— 现代女作家。原名陈淑英、陈淑章,笔名野渠、式微、惠等。浙江海宁人。1923年在爱国女学文科毕业后,先后在安徽省立第四女子师范学校和绍兴县立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并在上海《时报》、《时事新报》、《妇女杂志》、《新女性》、《语丝》等刊物上发表作品。1925年到北京大学旁听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和李大钊的讲演。后在中学任教。1927年赴法任天津《大公报》驻欧特派记者,次年回国。1929年再次赴法国。曾任上海《生活周刊》特约撰稿人。1934年获法国克莱蒙文科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5年回国。1938年赴延安,先后任延安《解放日报》四版编辑和中央党校四部文化教员。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到东北,曾任《东北日报》四版主编。新中国成立后,初在浙江大学任教,后经常到农村和工厂体验生活。历任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等职务。自幼受中国古典文学的良好熏陶,其作品精炼含蓄、意味隽永,叙事流畅自然,抒情委婉细腻,写景活泼俊秀。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烟霞伴侣》、《寸草心》、《倦旅》、《忆巴黎》、《败絮集》、《时代妇女》、《延安访问记》、《漫走解放区》、《天涯归客》、《浮沉杂忆》、《海天寸心》、《野花与蔓草》、《蔓草拾零》;小说集《如梦》、《南风的梦》、《海上》、《幸福》、《工作着是美丽的》、《土地》、《春茶》(上、下集);翻译作品《阿细雅》、《列宁与文学及其他》、《伏德昂》等。 汪大钧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434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