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品文问题的论争 |
释义 | 小品文问题的论争 现代文学论争。1932年9月,林语堂在上海创办了《论语》半月刊,继而又先后创办《人间世》和《宇宙风》杂志,大力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宇宙风·发刊词》),“不谈政治”(《我们的希望》),“无关社会意识形态鸟事,亦不关兴国亡国鸟事”的“幽默小品”和“趣味小品”。于是,抒写“性灵”、充满闲适幽趣的散文小品纷纷应运而生,主要作家除了林语堂外,还有周作人、刘半农、俞平伯等人。对于这种脱离社会现实的小品文创作倾向,左翼作家陆续撰文予以批评。徐懋庸认为“小品文虽从小处落笔,但是却是着眼大处的”(《大处入手》),并将“闲适”小品斥为“冷水文学”(《冷水文学》)。鲁迅指出:“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然而这并不是‘小摆设’,更不是抚慰和麻痹,它给人的愉快和休息是休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并认为林语堂等鼓吹的幽默文学,使小品文“走到了危机”(《小品文的危机》)。林语堂则先后发表《做文和做人》、《我不敢再游说》、《今文八弊》等文进行反驳,说“文人好相轻”,把文艺思想的严肃论争,说成是大家“争营夺垒”,“互相臭骂”,把左翼作家对他的批评说成是“以谩骂为革命,以丑诋为原则”。1935年后,鲁迅又写了数文,批驳《今文八弊》的观点,认为林语堂为代表的《论语》派小品文越来越琐屑无聊,“已经下于五四前后的鸳鸯蝴蝶派数等了”(《杂谈小品文》),而这些东西连“帮闲文学”也够不上,不过是“扯谈”而已(《从帮忙到扯谈》)。 龚明德;王晓梅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7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