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杂体诗
释义
杂体诗

古典诗歌之中,正式体裁以外的各种各样的诗体。按照明人徐师曾的说法,它们都是“诗之变体”,约有19种之多:“按诗有杂体,一曰拗体,二曰蜂腰体,三曰断弦体,四曰隔句体,五曰偷春体,六曰首尾吟体,七曰盘中体,八曰回文体,九曰仄起体,十曰叠字体,十一曰用字体,十二曰藁砧体,十三曰两头纤纤体,十四曰三妇艳体,十五曰杂俎体,十六曰五仄体,十七曰四声体,十八曰双声叠韵体,十九曰问答体。”(《文体明辨序说·杂体诗》)而实际上杂体诗的种类远远超过这19种。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中,便列出多种杂体诗名。它们大都为汉魏六朝时期的文人所创制,一般是从诗的字形、句法排列、声律和押韵等方面别出心裁,突破正统诗体的格局,别为奇异之体。有时能显示出作者的巧思和驾驭文字的纯熟技巧,但一般均属文字游戏性质,“终非诗体之正”(明人吴讷《文章辨体序说·杂体诗》),不能登大雅之堂。

吴小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156-215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8: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