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任叔 |
释义 | 王任叔1901—1972 现代作家。 笔名巴人。折江奉化人。1921年开始接触《新青年》、《文学旬刊》等进步杂志,对新文学产生兴趣,发表过一些诗歌和小说。1923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出版了新诗集《情诗》。先后加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曾在广州北伐军总司令部秘书处作机要工作。1927年4月返宁波,参加中共地下活动,不幸被捕,经营救出狱。同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监狱》出版。1930年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因被捕,脱离了中共。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工作。1938年重新加入中共。编辑过《译报》副刊《爝火》、《大家谈》和《申报》副刊《自由谈》等刊物,主办过社会科学大学。为1938年版《鲁迅全集》出版委员会负责人之一。1941年由组织派往香港、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开展抗日活动和统战工作。1947年被荷兰帝国主义驱逐回香港。1948年8月进入解放区。先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印度尼西亚大使,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社长、总编辑、党委书记等职,兼任过《文艺报》编委、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委员、全国文协委员。他于1954年出版的《文学论稿》(原名《文学读本》、《文学初步》)是中国较早的一部新文学理论著作,多次再版,影响很大。“文化大革命”中受残酷迫害,被遣送原籍,含冤而死。1979年,他的错案得到改正,恢复了政治名誉。 王任叔在文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著述甚丰,是一十分勤奋的作家和学者。早期创作以小说为主,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抗战期间,写了大量杂文,视野开阔,文风明快;解放后,从事文学理论著述除上述之外,还有:短篇小说集《殉》、《破屋》、《在没落中》、《皮包和烟斗》、《乡长先生》;长篇小说《阿贵流浪记》、《土地》(即《莽秀才造反记》);中篇小说《姜尚公老爷列传》、《证章》;剧本《前夜》(一名《费娜小姐》)、《两代的爱》(一名《杨达这个人》)等;散文集《邻人们》;杂文集《常识以下》、《生活、思考与学习》、《窄门集》、《边风集》、《遵命集》等;论著《论鲁迅的杂文》、《鲁迅的小说》等,以及译作多种。 王钟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06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