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张衡1
释义
张衡178—139

汉代文学家、科学家。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北)人。17岁时游学三辅,登临太华、终南山等名胜古迹,对关中地区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作了细致的考察,为以后写作《二京赋》打下了基础。大约一年后,他从长安来到当时的京都洛阳,有机会结识了当时一些著名学者,因而“通五经,贯六艺”。但他虽然才高于世,却并无骄色,而且不慕名利。汉和帝永元年间,朝廷大臣几次召他为官,均被谢绝。直至永元十二年(100),始任南阳主簿。后被征召入朝,拜郎中,两任太史令,并担任过侍中、河间相、尚书等职。

张衡勤敏好学,博识多能。在其述志之作《应闲》中,曾以“性德体道,笃信安仁,约己博艺,无坚不钻”自许。在担任太史令以前,他曾精研扬雄的《太玄经》,对哲学,尤对宇宙间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如天文、地理、历法、数学、物理等,作了细密的研究。被汉安帝授与太史令后,更进一步精心钻研天文、历算等,著成《灵宪》、《浑天仪图注》等天文学著作。并先后发明制造了代表当时最高科学水平的浑天仪和地动仪。还曾上书反对统治者利用图谶“欺世罔俗,以昧势位”,写有《请禁绝图谶书》等。

张衡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辞赋和诗。辞赋的代表作有《二京赋》、《南都赋》等。据《后汉书》张衡本传记载,永元年间,“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二京赋》即《西京赋》、《东京赋》,比班固所作体制更为宏大,思想艺术上也显出某些特色,表现了他对当时社会危机的深刻忧虑。赋中还描述了许多以往同类作品中从未出现的民情风俗。如《西京赋》里对都市商贾、游侠、辩士的活动和杂技、角牴百戏的描写;《东京赋》里对“大雕”、“方相”的描绘等。某些记述是古代极为珍贵的艺术史料。此外,张衡还作有述志的《思玄赋》和《归田赋》,前者旨在说明“吉凶倚伏,幽微难明”,抒写了作者在宦官专权的黑暗统治下,忧谗惧祸的心情。后者是一篇抒情小赋,借想象中的归田之乐,抒发作者不得志时的愤懑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宦官、外戚交相把持朝政,社会现实日趋黑暗的不满和绝望,以及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此赋一扫汉大赋那种铺采摛文,堆砌辞藻的手法,于短小篇幅中抒发其归隐后恬淡安逸的心情,极富情韵,令人神往。语句清丽,且多使用骈偶语言,对魏晋抒情小赋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张衡的诗作今存《同声歌》、《四愁诗》等,以《四愁诗》成就最高。此诗作于张衡晚年,据旧序所说,张衡感于“天下渐敝”,“思以道术相报,贻于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因而以比兴手法作了这首《四愁诗》。以情诗的形式寄托了作者政治怀抱不得施展的忧伤。作品意绪缠绵,感慨情深,极为动人,是文学史上较早的七言诗。

张衡著述颇丰,《后汉书》本传称其所著诗、赋、铭、七言、《灵宪》、《应闲》、《七辩》、《巡诰》、《悬图》凡32篇。《隋书·经籍志》有《张衡集》14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河间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

郑永晓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329-333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2 18: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