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长夜行1
释义
长夜行1

现代4幕话剧。于伶著。1942年7月作于桂林。桂林新知识书店1942年10月初版。桂林远方书店1942年11月出版。作者长期在上海坚持抗战戏剧工作。1941年3月撤离到香港,香港沦陷后到达桂林,创作了《长夜行》,卷首题“献给我苏州时期的师范同学”。1942年12月24日中华剧艺社在重庆首演。《新华日报》当时接连发表《<长夜行>读后》(颜翰彤)、《读<长夜行>》(小华)等评介文章,认为是“今年雾季的第二炮”。

剧本描写“孤岛”上海的爱国知识分子与敌伪的斗争及社会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俞味辛、陈坚、诸冠球都曾是师范学校的同学。共产党员陈坚以坚定的革命意志,团结爱国的知识分子,同敌伪势力作斗争,给漫长黑夜中的人们带来鼓舞和希望。俞味辛和妻子任兰多,始终以方老师的教导“人生有如黑夜行路失不得足”勉励自己,在贫病交迫和敌伪的威胁利诱下,坚守教育工作岗位,并在陈坚的帮助启发下,毅然担负起“中教联”、“小教联”的工作。唯有“识时务者”诸冠球堕落为认贼作父的“过桥名士”,他曾一再企图用金钱收买俞味辛,无耻地用手枪威迫俞味辛下水,并要下毒手逮捕陈坚,迫使俞味辛在极度愤怒中夺下他的手枪,打死了他。俞味辛为此被捕,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炮轰租界时,趁混乱逃出监狱,安全撤离。同时,剧本还写了小市民卫志成夫妇的苦闷、挣扎和潦倒;暴发户沈春发的冷酷、狠毒和破产;弱女子韩英为抚养孤儿的悲惨遭遇等。“剧中这些人物在当时上海有一定的代表性。特别是俞味辛这个人物的成功塑造,表现了沦陷区人民不屈于侵略压迫的顽强意志。”这“是作者这时期最坚实的一部”剧作。(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萧凌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975-97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