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薑斋诗话
释义
薑斋诗话

清代诗论著作。3卷。王夫之著。卷1为《诗译》,卷2为《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卷3为《南窗漫记》。其中卷1、卷2的理论价值较高。

王夫之论诗,旨在“本于《三百篇》”而成“世教”的儒家政教诗说。但他深知诗的审美特点和功用,尤其注重诗的情感内涵。在诗的本质特征上,《薑斋诗话》标举“言情”,正因为诗“陶冶性情,别有风旨”,因此有别于“典册、简牍、训诂之学”及“史笔”。诗抒写性情,王夫之注重情与景的关系。诗人的情意为主导,“各以其情遇”,“要亦各视其所怀来而与景相迎者也”,“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表现在诗中,则是“情中景,景中情”的“妙合无垠”。他又强调诗中情意来自“身之所历,目之所见”的现实生活及感情的自然表露,创作中要“即景会心”,“己情之所自发”,“从容涵泳,自然生其气象”,“出于天然”。因此,他在《薑斋诗话》中提倡作诗的“非法之法”,反对“求形模,求比似,求词采,求故实”一类的“死法”,也反对局限于一家一派的“门庭”。

《薑斋诗话》对诗的一些内部艺术规律进行了探讨。诗“曲写心灵”,宁要“朦胧传神”,而不取“痕迹露尽”。因此王夫之崇尚司空图的“象外”之说,讲究诗中的“神理”:“神理凑合时,自然灵妙。”书中对释皎然《诗式》中的法式,宋人只讲“出处”,以及“西昆”、苏黄、明七子、“竟陵”等的批评,也主要是以诗中言情的“自然灵妙”为标准的。书中说:“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这可以视为《薑斋诗话》中诗论见解较为集中的表述。《清诗话》本只收2卷。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9月初版的《薑斋诗话笺注》本。

王南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30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5: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