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骆宾基
释义
骆宾基1917—

现、当代作家。原名张璞君。祖籍山东平度,生于吉林珲春。1934年在北京大学旁听,并在北京图书馆自学,初步接触了19世纪世界文学名著,又在寄居的山东会馆内初步接触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科学理论。1935年转哈尔滨精华学院学俄语,后任国文补习教员。1936年到上海参加青年救亡运动,并开始文学创作活动。抗战爆发后,参加上海青年防护团。为茅盾主编的《呐喊》写报告文学,《大上海一日》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上海沦陷后,在浙东加入共产党。1939年在绍兴主编《战旗》。同年因和党组织失去联系,由皖南去桂林,从事创作,当选为桂林市文协理事。1941年去广州,又转澳门进入香港,在《笔谈》、《时代文学》上写小说。日军占领香港后逃回桂林。1944年由广西去四川,到丰都适存女子中学教书。不久被当局逮捕,经文协营救获释。后回北京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工作者代表大会,被选为文协全国委员会候补委员。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全国文联委员、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边陲线上》、《姜步畏家史》,中篇小说《东战场别动队》、《水火之间》、《吴非有》、《罪证》、《一个倔强的人》,短篇小说集《大上海的一日》、《夏忙》、《播种者》、《北望园的春天》、《年假》、《老魏俊与芳芳》、《山区收购站》,童话《鹦鹉和燕子》,中篇神话《蓝色的图门江》,话剧《五月丁香》、《结婚之前》等。此外还有《萧红小传》。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骆宾基短篇小说选》,收短篇小说21篇。

汪木兰,林碧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65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3: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