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陈常夏
释义
陈常夏

清初诗文作家。字长宾,原籍南靖(今属福建),长于同安(今属福建)。顺治八年(1651)举人,顺治十八年以会试第一名成进士,授陕西米脂知县,未赴任。南归途中游太湖、南京等地,有意于求友,因所遇皆非可与定交之人,遂归乡隐居,筑亭名“沧桑”,躬耕自给,不复出仕。生卒年不详,约生活在明崇祯至清康熙年间。他的诗歌以写隐居生活为主,同时也反映了清初社会现实,对福建地方吏治残暴、赋税繁重、民生艰难的情况有真切的描写,如《触目书所见》:“遗黎槁首此穷边,深夜鞭敲补耗钱。数尺烟波曾约法,半筐鱼蟹莫生还。官收丁壮偿逃卒,贼捉妇装放短船。未忍尽投山谷去,垦荒犹待种溪田。”其诗取径于宋人,师法黄庭坚、陈师道,不同于明清福建诗人多尊唐抑宋的风气,自成一家。他亦能文,文风奇崛不苟。著有《江园集》14卷,其中诗4卷,文10卷。

丁夏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45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0: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