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田保霖
释义
田保霖

现代报告文学。丁玲作。原载1944年6月30日延安《解放日报》。收入东北新华书店1948年11月版《陕北风光》。作品描写边区一位特等劳动模范的动人故事。田保霖是靖边县新城区五乡民办合作社主任,是一位精明能干的“买卖人”。在反动政权统治下,他“无土无地,欠粮欠帐”,过着艰难的生活;在新政权的领导下,他有了六七十垧地,有了牛、马、羊,开了个小油房,日子过得很好。他在劳动致富中,深刻体会到“共产党还不错”。他是一位诚实、正派的人,热心为群众服务,获得了群众的好感,因此被选为县参议员。在县委书记惠中权的启发下,他办起了合作社,为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靖边而工作了。田保霖是个“爱名誉”的人,他牢记惠中权的话:“要好名声只有一条路,替老百姓办好事。”于是,他又努力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合作社也成了新城区的合作总社。在9个月中,老百姓就分到百分之九十的红利,他被选为模范工作者,出席了劳动英雄大会,“政府送他匾,老百姓也慰劳他”。田保霖是在共产党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新人。丁玲把笔触转向描写边区的新人物,是她创作上的一个转变。毛泽东曾赞扬这篇作品,认为它是丁玲“写工农兵的开始”,希望“继续写下去”,祝贺她“走上新的文学道路”(《给丁玲和欧阳山的信》)。作品充满新的生活气息。它通过田保霖在新政权领导下的发家致富、热心为人民服务,反映了边区人民创造新生活的积极性。同时,通过田保霖在新旧社会两种生活的对比,显示出新社会的力量。象田保霖这种“买卖人”,在旧社会,走南闯北,“流浪着,贩着羊,贩着猪,贩着盐和粮食”,“生活还是没法搞好,还欠着帐”。到了靖边,由于他“当过掌柜”,“二叔父是豪绅,带过民团”,使他“抱着一个不出头不管事的态度”。但实际生活使他“有意识地要和惠中权一道,和共产党一道,热心为人民服务”。这说明只有新政权,才能使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新社会、新生活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作者以朴素的文笔,勾勒了田保霖的形象,虽然只是一幅人物素描,却使人感到真实、亲切。

王耀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52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