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罗洪 |
释义 | 罗洪1910— 现当代女作家。原名姚自珍。江苏松江(今属上海)人。1929年于苏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家乡当了两年教师。1930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不等边》,后又发表短篇小说《校长女士》。1932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春王正月》(1937年出版)。1935年出版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腐鼠集》。1937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儿童节》。“七七”事变后离开上海到长沙,为《抗战日报》撰写散文和小说。1938年在桂林定居,与丈夫朱雯创办文艺刊物《五月》,罗洪承担具体编辑工作,并在《东方杂志》、《少年先锋》、《文艺阵地》(香港)等刊物上发表作品。敌机轰炸桂林后,到“孤岛”上海。1939年出版小说、散文集《流浪的一年》。1940年出版小说、特写集《为了祖国的成长》,创作了长篇小说《急流》。1942年至1943年在《万象》月刊上连载长篇小说《晨》(经修改后改名《孤岛时代》,1945年出版)。抗战胜利后,把前一阶段创作的短篇小说编成《这时代》、《鬼影》、《活路》3个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中学任语文教师。先后出版散文、特写集《灯塔照耀着我们》,散文、短篇小说集《咱是一家人》。1953年参加全国第二次文代会。此后历任《文艺月报》、《上海文学》、《收获》等文学期刊编辑。“文化大革命”中被迫退休。新时期创作了中篇小说《夜深沉》,短篇小说集《群像》、《倪胡子》,出版自选集《践踏的喜悦》。罗洪的小说多以抗日救亡为题材,人物多样,文笔朴素简洁。赵景深在《文坛忆旧》一书中称她是“真正的小说家”。 汪木兰,林碧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73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