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洪炎 |
释义 | 洪炎 宋代诗人。字玉父。南昌(今属江西)人。元祐末,登进士第。绍兴初入仕,自直史局编修官擢著作郎、秘书少监。王黼蔡攸当权,开始借其文以为宠,后来又憎恶他,斥为异学,罢归江南。高宗时,宰相荐之,复为外监。他上书说:“臣中年颇病于听,老而益增;然世人皆聋于心,臣独聋于耳,心则了了,惟上所使。”(《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2引)高宗笑而礼之,拜中书舍人,病不能入朝,除徽猷阁待制、奉祠。洪炎与其兄朋和刍及弟羽,号为“四洪”,都是黄庭坚的外甥,受诗法于黄庭坚。除洪羽早卒外,其他3人都是江西诗派中人。洪炎以文词著名,诗风酷似黄庭坚。如金兵侵宋,洪炎在逃难之中所作的《山中闻杜鹃》诗:“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绿阴初不待薰风,啼鸟区区自流血。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时一声。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借物寓情,无恨凄楚。有《西渡集》2卷、《西渡集补遣》1卷。 胡可先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51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