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陈忠裕公全集
释义
陈忠裕公全集

明代诗文别集。陈子龙(字人中,更字卧子,号大樽)著。为王昶所编辑,凡30卷,并有卷首1卷(录有《明史》本传等),年谱3卷,卷末1卷(录有诸家评论等),于清嘉庆八年(1803)刊刻行世。但此集收罗尚未完备。陈子龙在世时,曾刻印过《岳起堂稿》、《采山堂稿》、《属玉堂集》、《平露堂集》、《白云草》、《湘真阁稿》、《安雅堂文稿》等。陈子龙殉国后,其门人王沄收集其乙酉(1645)至丁亥(1647)的诗,辑为《焚余草》,有抄本传世。王沄并且留心收集陈子龙著作,编成全集,当时文网甚严,当然无法刻版。清乾隆十三年至十四年间吴光裕尝刊刻其集,今已不存。乾隆四十一年《胜朝殉国诸臣录》颁行,并追谥陈子龙为忠裕之后,王昶等人于乾隆四十七年开始收集其遗作,编辑成书。王昶在《全集》序中对编辑过程述之甚详,说明其集经过多人努力:“宝应王君希伊来我邑教谕,重公节义,而笃嗜其文章,与同学庄君师洛、赵君汝霖、吾宗鸿逵,搜罗采访,互相讨论,先将公《自述年谱》锓版行世。又于公诗中所载时地及交游事迹,辑而注之。时予方以江西按察使居忧在家,教谕与诸君常过从商榷,予亦助其搜采,然终惜其集之未全,而所注之未广,存之箧中,迄今又二十年矣。教谕下世既久,庄君等及何子其伟,近搜得公遗文,并公弟子王胜时沄所撰《续年谱》,亟为补入。”“又以前注未详,复博采群书汇而增注;尚有不可考者,姑俟将来,而公集己粲然可观,于是何子取以付梓。”尽管经过多方搜罗,但还遗留一些作品,如《安雅堂文稿》访得时,全集已先两月锓版,因其集有18卷,卷帙浩繁,未能分体增入。另外,《兵垣奏议》2卷当时未访得,也未编入。其实,此书今存。因此,全面重新编辑陈子龙诗文集的工作,还俟来者。

陈子龙诗、词、文皆见功力,都取得较高成就,颇受论者推重。朱笠亭《明诗钞》评论陈子龙诗说:“七言古,杜诗出以沉郁,故善为顿挫;李诗出以飘逸,故善为纵横。卧子兼而有之。其章法意境似杜,其色泽才气似李。”又说:“卧子七言律,秀绝寰区。乃其天姿清妙,故落墨高华,非翡翠兰苕可比。”陈田《明诗纪事》也认为:“忠裕虽续何、李、李、王之绪,自为一格,有齐梁之丽藻,兼盛唐之格调。早岁少过浮艳,中年骨干老成,殿残明一代诗,当首屈一指。”与雄健诗风不同,词却写得绵邈凄恻,但颇有寄托与情韵。明词中衰,陈子龙能独挽颓风,实开清词中兴之运。《明词综》引王士禛评语说:“大樽诸词,神韵天然,风味不尽,如瑶台仙子独立却扇时。”其文宗尚两汉,运笔劲峭,时有古奥之笔墨夹行其间,也能自成一格。

应宇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43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