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周扬
释义
周扬1908—1989

现、当代文艺理论家。原名周起应。湖南省益阳县人。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从家乡到达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同年冬留学日本。1930年回到上海后,参加领导中国左翼革命文艺运动。1932年重新入党,担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党团书记,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委书记,兼任文化总同盟书记,主编左联机关刊物《文学月报》。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7年底离上海赴延安。历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中央文委委员、延安大学校长。1945年日本投降后到达晋察冀,出任华北联合大学副校长。解放战争期间,先后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长、华北局宣传部长。1949年7月第一全国文代会上,当选为中国文联副主席。同年9月,作为文艺界代表参加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和党组书记、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56年党的“八大”上当选为中央侯补委员。他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文革”开始,受江青一伙陷害,被公开点名批判,随即被投入监狱达9年之久。粉碎“四人帮”后平反昭雪,他重新走上工作岗位,被选为中共十一届中央委员。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主席、党组书记、名誉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顾问以及中纪委常委、中顾委委员、第五届政协常委等职。1989年7月31日在北京逝世。

周扬在长期担任党的宣传和文艺的组织领导工作的同时,积极从事文艺理论写作。早在30年代初他就系统地向国内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以及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洛留波夫的文艺思想。1933年他将苏联文艺界正在讨论、提倡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介绍到中国。他和鲁迅、瞿秋白、冯雪峰等人对资产阶级错误的文化思想进行了必要的批判,扩大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影响,为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延安时期,他倡导新秧歌运动,热情地宣传和贯彻毛泽东文艺思想,推动了一批为工农兵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的问世。在解放区的文艺建设和培育革命文艺人才方面他作出了突出的成绩。他编选的《马克思主义与文艺》一书,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一直处于党和国家文化艺术和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领导岗位,撰写了《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新的人民文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道路》、《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等理论文章,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和思想理论工作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粉碎“四人帮”后,他遵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积极参加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揭发批判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热情倡导思想解放,撰写了《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继承和发扬左翼文化运动的革命传统》、《文学要给人民以力量》、《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关于建设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问题》等重要理论文章,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批判“左”的思潮,对文化艺术和思想理论工作的拔乱反正、正本清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周扬的理论著作甚丰,人民文学出版社编有5卷本《周扬文集》行世。

缪健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866-386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