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论文艺创作底几个基本问题
释义
论文艺创作底几个基本问题

现代评论文。余林作。初载《泥土》1948年7月20日第6期。作者自称是同胡乔木和邵荃麟讨论文艺问题。文章认为:1、主观精神要求“是指在战斗实践中如实地去把握客观,即历史真实的要求”,“通过作家的从历史负担而来的主观的精神要求,才能达到真正的客观主义,即革命的实践主义”,而现在文学上的那种客观主义,即旁观主义,则是看不见现实的战斗实质的主观主义。2、小资产阶级真正同人民结合,“不可能一律地直接地到战场和工农中间去,而是推动他们通过他们的各种道路各种过程来加强他们在生活和创作上的斗争,也就是同工农道路的汇合的斗争”。战场也不只是一个前线,而是在一切方面同封建的中国作战的战场。作为革命战斗一员的“作家也是人民”,如说“向人民学习,就是了解人民和作家自己”,在强烈的为人民的爱憎中认识世界。3、人民在客观的历史要求上是一个威严伟大的存在,这是今天的战斗所以能发生和进展的原因。但人民里的旧习惯、旧情绪、旧道德和旧人生观,正是“几千年的精神奴役底创伤”。这创伤也存在于作家和知识分子身上。他们批判人民身上的奴役的创伤,也就是痛苦激烈的自我斗争,而且这种批判就是向旧社会进军,宣告旧社会的死亡。4、觉醒的知识分子的个人反叛,“就是社会性和群众性的行动”。必须有这种反叛的个人主观斗争要求,才能真正同人民结合。这不能说是“强调自我,拒绝集体”。“个性解放的要求是反封建的基本历史要求”。中国反封建的任务既然已经由工农阶级及其先锋队来执行,那末个人解放已不是资产阶级性的,而是已经进展到工农中,因此,知识分子的个性解放,就反映和推进着工农群众的客观历史要求。5、“文艺,是通过精神而表现着和推进着特定的时代的特定人群的社会斗争的武器”,它是社会斗争中的精神斗争武器,又是实际斗争文化斗争的一页。文艺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或表现,客观世界就是作家和文艺也参与其中的斗争世界。反映或表现,就是如实地把握这斗争世界的本质,也就是斗争。本文是针对批评《论主观》的反批评文章。

冯志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37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