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戴良
释义
戴良1317—1383

元代诗文家。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浦江(今属浙江)人。早年学文于柳贯、黄溍,并受到余阙影响。至正二十一年(1361)以荐授淮南行省儒学提举。浙东已非元朝所有,又避地吴中。张士诚将亡,他携家人渡海抵达山东登州,准备投归元朝重要将领扩廓帖木儿(王保保)军中。由于战争阻断,难以抵达,便侨寓昌乐数年,访求齐鲁之士,想有所作为,但一事无成。明洪武六年(1373)才南还,隐姓变名隐居于四明山中。明太祖派人寻访到他,洪武十五年召到京师,试毕想授以官职,戴良以老病为由固辞,惹怒朱元璋,次年四月以待罪之身自杀于寓所,享年67岁。戴良在元亡后仍不忘故国旧君,曾自赞说:处荣辱而不二,齐出处于一致。歌黍离麦秀之诗,咏剩水残山之句。是有代表性的元代遗民诗人。有《九灵山房集》30卷、《九灵山房遗稿》4卷。《元诗选》二集选入他的诗200余首。戴良另著有《春秋经传考》32卷,由宋濂作序,今未见传本。戴良的诗往往体现出慷慨激烈的情怀,不少篇章颇具感染力;他的文章直抒己见,较少有学究之气。但他的诗文都比较直露,某些作品给人以浅显粗糙的感觉。

杨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36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4: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