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春之桥 |
释义 | 春之桥 现代戏剧集。李白英著。上海明日书店1929年7月5日初版。收作者《前言》及剧作4篇:《资本轮下的分娩》(十四段剧,1928年9月15日作),《有个少女在敲门》(独幕剧,1928年12月作)、《巨人》(独幕剧,1928年12月作)、《孤独儿之死》(独幕剧,1928年12月作)。上海光华书店1930年8月重印,改名《资本轮下的分娩》,版权页署周灵君著,增收作者《改名后记》。上海光华书店1932年再印,又改名《孤独儿之死》。上海白光书店1937年6月3版,仍名《春之桥》。本书还曾取名《话剧四篇》。因作者“原有一部五幕剧名《春之桥》,但后来因自己不满意就毁去了。本书除第一篇外,后三篇都是《春之桥》的几场改作的”,故“改名《春之桥》”(《改名后记》)。 《资本轮下的分娩》描写农村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流向城市;城市工厂停工,工人失业;资本家在花天酒地,富人的粮食在货仓里腐烂,百货在栈房里待销。资本家高喊:“爱国哟!国之不存,家将安附?”但国家给穷人预备下的只有失业、饥饿、监牢和死刑。穷人们愤怒地喊出:“暴动呀!猛烈地进攻啊!”“攻破资本的铁轮,我们的世界即将分娩了!”《有个少女在敲门》写一个青年和他的影子,他要到红军去服务,影子在阻拦着他,认为那是危险的。有人在敲门,门外站看一个撑着雨伞的姑娘,但转眼又不见了。《巨人》写资本家在狂欢,一个巨人告诫他们:“资本制度的残酷历史,只剩下最后几页了。”《孤独儿之死》写一青年被送往死之黑谷,他看见许多年轻陌生的男男女女,他们的灵魂,从死之黑谷升起,搭成通往北方的春之桥,隐约有无数红旗在招展。他也要去做搭桥的一个。这些作品广泛运用象征手法,曲折地表现了剧作者的理想和希望。 萧凌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100-4101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