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戴钧衡
释义
戴钧衡1814—1855

近代诗文家。字存庄,号蓉洲。安徽桐城人。少嗜学,性颖悟,年二十余,即刊行《蓉洲初稿》,人称异才。后读方植之著作,慕而执弟子礼。道光二十九年(1849)中举。“自以生望溪、海峰、姬传之乡,守先正之法,传之后进,义无所让,因专肆力于古文。”(《清史稿》本传)后至京师会试,得交曾国藩、吕贤基、罗惇衍、陈庆庸等。太平军克桐城,钧衡筹饷结乡勇,上书皖抚,求分兵袭桐城。又著《草茅一得》,提出严军令,求将才,明赏罚,筹大局,反复数万言上之副都御史袁甲三。袁派遣举人臧纡青率军攻桐城,该军覆灭。太平军闻戴钧衡曾筹饷清兵,又入营献策,于是焚掠其家,妻妾皆死。钧衡出逃临淮,在怀远呕血而死。

钧衡“为文以才气胜。其始尚才华,继好伦理及事之有关实用者。后遭丧乱,益喜为感时论事表彰忠义节烈之文”(同上)。著有《味经山馆文钞》4卷、《味经山馆诗钞》6卷、《味经山馆遗书》6卷、《书传补商》17卷、《书传纂疑》6卷、《公车日记》2卷等。

王祖献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36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1: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