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中古文学系年
释义
中古文学系年

古代文学研究著述。陆侃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出版。该书在抗战前已着手计划,历时十年之久,到1947年才完成。其后,著者又不断修订、补充,直至1978年逝世为止。著者在《序例》中说,研究文学史的目的,在于鉴古以知今。文学史的工作应包含朴学的工作、史学的工作、美学的工作3个步骤。这部《中古文学系年》属于“朴学的工作”,即“把当时文人的事迹和作品,按年考定排列”。该书以年为纲,以人为目,上自公元前53年扬雄生,下迄公元340年卢谌死,其收录中古时期152位作家,详细考证了他们的生平事迹、著作篇目及著作年代。

鉴于这150余位文人很多兼有军功政绩或兼有文学以外的著作,著者在不厌其详地考证他们的文学活动时,也对其他方面的成就尽可能地予以辨析。因此,该书对这一时期的政治史和学术史也有很多富有启发性的论述。如东汉人张衡,不仅是作家,也是科学家。他作浑天仪、候风地动仪的年代,《后汉书》本传均无明确记载,该书著者则根据张衡卒于汉顺帝永和四年(139),否定了《隋书·天文志》浑天仪作于桓帝时之说,而据《后汉书》本传作于安帝时之说和《晋书·天文志》作于顺帝时之说,推定浑天仪作于安帝元初六年(119);根据《顺帝纪》考定候风地动仪作于顺帝阳嘉元年(132)。

该书征引书籍数百种,资料颇为丰富。对历代学者的考证,择善而从。对较为流行而并不可信的说法则以有力证据,证明其误。如关于刘向的卒年,历代学者根据《汉书·刘向传》“卒后十三岁而王氏代汉”一言或认为卒于元延四年(前9),或认为卒于建平元年(前6)。该书著者则取《通鉴》、钱大昕、吴荣光和法人马斯见罗之说,判定刘向卒于成帝绥和元年(前8)。

该书对每一个作家现存的作品数量和作品的写作年代也博采众书,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如对严可均《全后汉文》所载蔡邕作品的篇目,有年代可考者一一论定,不可确考者也都详加阐述,尤对严氏所收作品有问题之处作了详细的考订。如关于《姜肱碑》,《四库全书总目》据该文称姜肱“建安二年四月丁巳卒”,已在蔡邕死后,从而断定该文为伪作。而严可均《全后汉文》则据《后汉书·姜肱传》说姜肱卒于熹平二年(173),而认定碑文可信。该书则考订建安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是丁巳,而熹平二年四月则无丁巳,从而认定此碑并非蔡邕所作。类似这样的订正,解决了不少疑年问题,对中古文学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郑永晓;张君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78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0: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