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戴逵 |
释义 | 戴逵?—395 东晋文学家,征士。字安道。谯国铚(安徽宿县)人。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各项巧艺,靡不毕通。尝造《郑玄碑》,而且自镌之,词丽碑妙,时人莫不惊叹。不慕世荣,常以琴书自娱。太宰、武陵王司马晞听他善鼓琴,遣使者召之,戴逵当使者面毁琴说:“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其性格刚烈如此。后徙居会稽剡县。晋孝武帝时,以散骑常侍、国子博士累征,皆以父疾固辞不就。迫于郡县敦逼,乃往吴中。后仍还剡。太元二十年(395),太子太傅会稽王司马道子、少傅王雅、詹事王珣等又上疏,奏请备礼发遣,戴逵未就而病死。《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文集9卷,已佚。所作《竹林七贤论》颇有时名。钟嵘《诗品》将他列为下品,并说:“安道诗虽嫩弱,有清上之句。”但其诗已失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137)辑有其佚文。 吴小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36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