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洗衣曲 |
释义 | 洗衣曲 现代新诗。闻一多作。初载1925年7月1日《现代评论》第2卷第31期。有小序。后收入1928年1月新月书店版《死水》,改题为《洗衣歌》,并重写小序,调整诗节次序,诗句也作了多处修改。《洗衣曲》作于诗人离美返国前夕。初刊小序说:“美国华侨十之八九以洗衣为生,外人至有疑支那乃举国洗衣匠者。国人旅外之受人轻视,言之心痛。爰假洗衣匠口吻作曲以鸣不平”。表明诗人的爱国主义和同情劳动者的精神。结集时小序重写为:“洗衣是美国华侨最普遍的职业,因此留学生常常被人问道‘你爸爸是洗衣裳的吗?’许多人忍受不了这侮辱。然而洗衣的职业确乎含着一点神秘的意义。至少我曾这样想过。作洗衣歌。”这个小序,突出了对华侨受歧视的愤慨和对洗衣职业的崇尚之情。作品修改后,除小序外,共8节。首尾两节回环复唱,描述中国洗衣工人繁重的劳动。中间6节是诗的重心,在愤恨与不平的氛围中,赞扬了中国洗衣工人涤荡一切人间污垢的高尚劳动,鞭斥了帝国主义者贪欲肮脏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穷兵黩武、扩张侵略的本性。作品还从另一侧面揭示了中国洗衣工人生活的凄苦和思乡的情绪。在这首诗里,诗人与洗衣工人的感情融汇在一起了,这种感同身受的情思使作品有了更高的思想价值。臧克家认为:这首诗“表现的情感更深刻,洗练,这种表现不是直接的个人热情的奔腾,而是通过给美国人洗衣服的中国侨民的遭遇和感受表现出来的”(《闻一多的爱国主义诗篇》)。《洗衣曲》发表后几经修改,逐渐臻于完善,是一首严谨的新格律诗。诗节匀称,诗行整齐,回环复唱,音韵和谐。诗的语言朴实精练,不尚富丽华美,而愤怒的情绪洋溢其间,显示出苍劲雄浑的艺术风格。 胡钢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51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