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任士林 |
释义 | 任士林1253—1309 元代学者、诗文家。字叔实。奉化(今属浙江)人。早慧,6岁能属文,由祖父亲授古文。父死,建庐墓旁,读书其中,诸子百家无不周览,乡里子弟多从其学。廉访使让他筹建文公书院,书院落成,又授职上虞县教谕。其后讲学会稽,授徒钱塘。至大元年(1308),中书左丞郝天挺因事至钱塘,举荐任士林为湖州安定书院山长。因其长子病重,未能赴职,不久自己也病卒于杭州客舍.任士林早有文名,通晓经学,但一生困顿,被称为“山林一老儒”,未见用于时。赵孟頫曾获读任士林所撰兰芎山寺碑,十分倾慕,后2人定交于杭州。任士林病故,赵孟頫为其撰写了墓志铭。有《松乡文集》10卷,今存。《元诗选》二集选入其诗40首。另外,著有《中易》上、下篇,是解释《易经》的著作。 杨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05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