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戴敦元 |
释义 | 戴敦元1768—1834 清代诗人。字士施,号金溪。开化(今属浙江)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进士,改庶吉士,授刑部主事,官至刑部尚书。卒谥简恪。戴敦元为官公正清廉,治狱从不滥刑滥杀,颇有名声。他的诗歌内容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凭吊古迹,一是写景抒怀。这两类诗题材不同,风格也各异。前者如《项王庙》:“千古英雄曾堕泪,当时竖子亦成名”;《漂母祠》:“巾帼偶然存慷慨,尘埃何必辨英雄。”以议论精当见长,气象洒落。后者如《长路》:“人语夕阳闻远渡,鸟鸣春草识遥村”;《扁舟》:“扁舟千里病中行,沤影尘光幻结成”;《江行望会稽诸山》:“孤帆晴破白云围,遥指南江澹翠微”。文笔清丽淡雅,湖山灵秀之气尽收笔底。他尚工词,词风哀怨凄丽,如〔减字木兰花〕写离情别绪:“金风玉露,秋正佳时人却去。双桨孤灯,望断遥天雁一绳。”著有《戴简恪公遗集》,并有《沤尘诗余》2卷。 徐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36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