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秦兆阳
释义
秦兆阳1916—

当代作家、评论家。湖北黄冈人。祖父是一位私塾教师,父亲能诗善画。1927年开始在汉口读书,中学毕业后,曾在湖北崇阳县当过小学职员。1934年入武昌乡村师范。1936年在黄州当小学教员。1938年到陕甘宁边区,先后在陕北公学分校和鲁迅艺术文学学院美术系学习,后到陕甘宁边区保安处编印《除奸画报》。1939年秋到晋察冀边区从事美术工作,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教员。此间,曾先后在《时代漫画》、《抗战漫画》、《新华日报》上发表过一些讽刺黑暗的旧社会和宣传抗日救国思想的漫画;在《武汉日报》上发表了宣传抗日的《长城》、《祖先的开拓》、《松花江怒吼了!》等长诗。1943年以后,在冀中平原参加游击战,先后担任过冀中第10地委《黎明报》社社长、冀中军区《前线报》副社长、冀中文艺工作者协会常委、《歌与剧》月刊主编、《华北文艺》编辑等职;并在华北联大出版的《五十年代》杂志及军区出版的《晋察冀画报》上发表过许多木刻、剧本、短篇小说、散文等作品。1949年随《华北文艺》社进京,同年参加第1次全国文代会。此后在中国作家协会任《人民文学》小说组组长。这期间,他陆续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平原上》(1949)、《幸福》(1951),论文集《论概念化公式化》(1952),童话《小燕子万里飞行记》(获1952年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儿童文学奖金的1等奖)。1954年他出版了反映解放后农村新生活的短篇小说集《农村散记》。1955年任《文艺报》执行编委;同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在田野上,前进》,小说描绘了5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变革中群众的思想波澜和生活变化,大胆地披露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党的干部之间存在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作风的矛盾冲突。小说发表后曾受到评论界的重视和读者的好评,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1956年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同年9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论文《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尖锐地批评文学理论上存在的庸俗社会学观点和教条主义思想,引起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该文在反右派斗争中受到错误的批判,他也因此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下放到广西近20年。他的短篇小说《姚良成》、《王家滩》、《老羊工》曾被编入1956——1957年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课本。1959年至1961年到广西柳州工厂体验生活。1962年到1966年在作协广西分会从事专业创作,并在《广西文艺》上发表短篇小说和连载长篇小说《两辈人》。1975年后回到北京。粉碎“四人帮”后,调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此间他相继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一封拾到的信》(1978)、《秦兆阳小说选》(1982)、中篇小说《女儿的信》(1980),长篇小说《大地》(1984,获第1届人民文学奖),论文集《文学探路集》(1984)等。

赖南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66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