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楼梦考论集 |
释义 | 红楼梦考论集 古典小说研究论著。皮述民著。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4年初版。收录作者专论《红楼梦》的8篇论文,按发表年份排列。第一篇《略论红楼梦的家史成分》,作者从各个角度(包括事件虚构、人物虚构、时间虚构、空间虚构等)举例说明《红楼梦》作为曹家家史的成分极不纯粹。所以书中所记,绝不能一体当作是史料来看。第二篇《红楼梦棠村序文的商榷》,提出棠村序文不是为《红楼梦》所写的序文。第三篇《脂砚斋与红楼梦的关系》,本文发掘脂砚斋实有其人,他是《红楼梦》书写作的原始发起人,初稿若干回文字的撰写人,并负责誊抄、整理及校对等工作。对《红楼梦》一书付出了10年的心血,本篇附录作者与王葆芳讨论《红楼梦》的写作动机和《雪芹以小说传诗》等4篇文章。第四篇《补论畸笏叟即曹 说》,指出《红楼梦》的书名由畸笏所拟定,更因畸笏而得以流传,并认为曹 即畸笏。第五篇《红楼梦一书五名解题》、主要论析《红楼梦》另外几个书名即《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的含义。第六篇《贾宝玉与金陵十二钗》,本文分贾宝玉与十二钗的关系,是错综的存在于亲情、友情、爱情之间,以见宝玉是“古今罕见的情种、情痴”,他把人间之情视为至高无上。第七篇《论红楼梦甄府的意义与启示》、指出曹霑以“甄府的真、贾府的假”,引导人们了解到他以真假有无的方式来处理家史事件,使人有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感觉。第八篇《论甄宝玉的意义与结局》,作者指出甄宝玉是反映“真宝玉”的影像,《红楼梦》前80回贾宝玉比较接近真实,故甄宝王隐而不显,而80回后,“家史中那位真宝玉的形象,就要甄宝玉来接棒”。 何贵初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501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