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
释义
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

当代文艺运动论文。周扬著。初载1958年2月28日《人民日报》。该文是1957年9月16日周扬在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的基础上,经过和文艺界一些负责人交换意见后,重新整理、补充写成的,又曾经过毛泽东3次审阅修改,因此,它实际上是对当时文艺界反右派斗争的理论性总结(参阅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第7章第1节)。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开门见山地指出,文艺界的反右派斗争,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在文艺领域里的反映。文章指出国际上出现的“反共逆流”使每个人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文艺界的一些人正是因为没有能经受住这种“大风浪中的考验”,因而成了“右派分子”。文章认定丁玲、陈企霞和冯雪峰等许多著名作家之所以成为“右派”,在思想上是因为“他们头脑中的个人主义”和社会主义“无法调和”。文章着重批判了“右派分子”们的文艺主张和理论观点,说是“文艺不是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和需要服务,而只是为少数人服务,只是为了表现自己、满足个人名利欲望和应合少数人的趣味,不是鼓舞群众的革命热情,而是沮丧群众的战斗意志……这就是右派分子所主张的资产阶级的文艺路线,也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或修正主义的文艺路线”。“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主要内容就是否定文艺为劳动人民服务,为革命的政治服务的崇高使命,否定在阶级社会中文艺的阶级性,否定或歪曲民族的传统,否定作家的思想改造,否定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作用。”事过20多年之后,周扬在回顾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这场斗争时沉痛地说:“1957年文艺界的反右派斗争,混淆了两类矛盾的情况更为严重,使很多同志遭到了不应有的打击,错误地批判了一些正确的或基本正确的文艺观点和文艺作品,伤害了一大批文艺工作者,其中包括一些有才华、有作为、勇于探索的文艺工作者,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后,文艺领域出现的生气勃勃的景象遭到挫折。”(周扬:《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这实际上也就表达了周扬对自己当年所写文章的新的认识。

张祥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06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