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民报
释义
民报

近代政论兼文艺性杂志。月刊。中华开国纪元四千六百零三年(1905)十 一月 二十六日创刊于日本东京。先后任编辑兼发行人的有张继(第1—5号、19号)、章炳麟(第6—18号、23—24号)、陶成章(第19—22号)等。1908年10月第24号出版后被日本政府封禁。1910年1月和2月在日本秘密续出第25号和26号(伪托在巴黎出版),即告停刊。连同1907年4月25日所出临时增刊《天讨》1号,共出27号(期)。1957年科学出版社曾出影印汇集本。

该刊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孙中山撰写《发刊词》,最早提出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纲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三民主义。该刊的根本宗旨在于讨伐封建主义,批判改良主义,鼓吹民族民主革命,故以政论文为主。撰稿人多为同盟会骨干成员,如章炳麟、陈天华、汪精卫、马君武、胡汉民等。因此它是同盟会的革命号角,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舆论阵地,在当时产生过广泛影响。

该刊所宣传的革命纲领和革命思想,对文学界具有指导意义。一大批革命的文学期刊、文学作品乃至如南社等革命文学团体在差不多同时产生,显然与该刊大有关系。该刊特辟小说一栏,陆续发表了 一系列作品。较著名的有陈天华的《狮子吼》、汉血和愁予的《崖山哀》、浴日生的《海国英雄记》以及苏曼殊所译印度小说《娑罗海滨遁迹记》、七曲山民所译俄国小说《虎口余生记》等。这些作品或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或追忆亡国之痛,与该刊的政论文相辅相成,从而使文学成为革命的有力武器,为文学期刊树立了革命的榜样。

裴效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748-174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