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文艺思想论争集
释义
文艺思想论争集

姚文元著。作家出版社上海编辑所上海新1版,1965年8月上海第2次印刷。是姚文元论集中较有代表性的一本。收文论12篇,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7篇,包括:《教条和原则——与姚雪垠先生讨论》、《论诗歌创作中的一种倾向》、《再谈教条和原则——与刘绍棠等辩论》、《现实主义是万古不变的吗?——同何直、周勃辩论》、《论鲁迅研究中的 一种曲解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陈涌辩论)、《论所谓“揭露阴暗面”的理论和创作》和《论“探求者”集团的纲领》。“是对修正主义理论及在这种理论影响之下的资产阶级创作倾向的批判”。第二部分是批判冯雪峰、丁玲、艾青的3篇:《冯雪峰资产阶级文艺路线的思想基础》、《莎菲女士们的自由王国——丁玲部分早期作品批判,并论丁玲创作思想和创作倾向发展的一个线索》、《艾青的道路》。其主要内容是:“丁陈集团中这三个人物,在理论创作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他们代表着长久以来革命文艺内部的一条修正主义路线,也是文艺领域中许多修正主义理论的根源。”第三部分2篇:《评钱谷融先生的“人道主义”论——和钱谷融等辩论》、《批判巴人的“人性论”》。前8篇都写于1957年,批丁玲、艾青、钱谷融等3篇写于1958年,最后一篇写于1960年。除从文章题目可以看出被点名批判的人之外,被点名批判的人还有胡风、萧军、徐中玉、邵燕祥、流沙河、王蒙、刘宾雁、李国文、徐懋庸、邓友梅、从维熙、杜黎均、阿章等。书中把中国文艺领域的“修正主义”概括成两派:一派“主张所谓‘写真实’”;另一派则“提倡一种超阶级的‘人道主义’、‘人情’、‘人性’”、根子一直通到30年代初,胡风与冯雪峰则既是“写真实”论的代表人物,又是“人道主义”、“人性论”的代表人物。作者把中国文艺领域内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的主要分歧概括为6条。“第一,在文艺和政治的关系上,修正主者坚决反对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反对共产党的领导。”“第二,在文艺和现实的关系上,修正主义者反对站在明确的无产阶级立场上去反映新的前进的社会主义生活。”“第三,在文艺和人民的关系上,修正主义者反对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反对普及”,“要求社会主义文艺朝资产阶级方向去‘提高’”。“第四,在文艺创作和作家思想意识的关系上,修正主义者反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对创作的指导作用”。“第五,在文艺批评的标准上,修正主义者反对用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两个标准来衡量作品,反对把政治标准放到第一位。”“第六,在艺术风格上,修正主义者竭力提倡摹仿外国,反对创造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民族风格。”本书原名《论文学上的修正主义思潮》(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出版)。改名《文艺思想论争集》再版时,删去一篇,增加一篇,保留了1958年版的《序言》,增写了《再版序言》。本条释文中的引文均出自《序言》和再版的书中。

陈全荣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072-107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8: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