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李桐轩
释义
李桐轩1860—1932

近代戏曲作家兼理论家。名良材,字桐轩,后改同萱,别号莲舌居士。陕西蒲城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清末贡生。曾在华县某富户家中任塾师,后入三原宏道高等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与同县张拜云于同州创办求友学堂。二十九年(1903)被聘续修《蒲城县志》,因与知县意见不合,辞归家居。三十一年(1905)加入同盟会。三十二年(1906)在蒲城高小任教,同时秘密进行革命宣传与组织工作,参与组织自治社、天足会、编演社,并创设夜校。三十三年(1907)任蒲城教育分会会长。宣统元年(1909)任陕西省咨议局副议长。辛亥革命后,历任陕西省都督府修史局总纂及督军府、省长府、省政府顾问等职。1912年与孙仁玉发起创办易俗社,以补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为宗旨,倡导戏曲改良;并历任易俗社社长、名誉社长、评议、评议长、编辑、编辑审查员、易俗社武汉分社社长等职。又在易俗社组织了专门创作剧本的机构,编写破除迷信、宣传爱国思想、提倡民主科学的新剧目,本人也亲自动手编撰剧本。据李颀《莲舌居士李同萱先生墓志铭》载,李桐轩所撰剧本共60余种,现存30余种。代表作品有《一字狱》、《孤儿记》、《戴宝珉》(又名《黑世界》)、《人伦鉴》、《英雄泪》、《鬼教育》、《四林湖》、《亡国痛》、《天足会》、《豚尾记》、《万变图》、《贺家坟》、《文山殉国》、《呆迷记》等。其中《戴宝珉》是近代秦腔史上的第一个创作剧本。《陕西易俗社简明报告书》谓其所作剧“冲微淡远,耐人寻味,造句之佳,尤非他人所能及也”。所著《甄别旧戏草》,对当时流行的300余种剧目进行鉴定,集中体现了易俗社的戏曲改良理论。从1913至1914年间,《易俗杂志》陆续发表其戏曲论著《求明白》、《影戏改良说》、《易俗社章程》、《为民说本》等。又有《民兴集》1种,为辛亥革命时期较早的通俗白话读物之一。

梁淑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78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5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