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王绂
释义
王绂1362—1416

明代诗人,画家。绂,一作芾,字孟端,号友石生、鳌叟、九龙山人。后以字行。无锡(今属江苏)人。洪武十一年(1378)为生员,尝北游江淮,浮黄河,游太行,出雁门,时人慕其名,争延致之。因事被累,谪戌山西嘉州。建文二年(1400),从谪所放回,作竹图,并自题“万事荒荒付一嗟”诗。永乐元年(1403),以善长书法被荐举,供事文渊阁。永乐三年,他与钱仲益、曾日章一起在翰林院听沈度演奏商调,绘《斋室听琴图》。永乐十年,官中书舍人。后归江南,隐居九龙山。作品有《友石山房稿》5卷。其诗歌创作,别有风趣:“我爱君家远城郭,绕檐竹色侵帘幕。醉中挥洒写晴梢,湘云一翦春阴薄。看来顿觉风气清,耳边恍若闻秋声。啸歌到晚不归去,高卧翠阴呼月明。”(《过华叔端草堂写晴竹于壁上》)陈田认为“如读一幅著色云林画”(《明诗记事》)。但结体稍嫌孱弱。他工画,尤善墨竹。有“出姿媚于遒劲之中,见洒落于纵横之外”的称誉。

尹恭弘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4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