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犀牛洞的传说 |
释义 | 犀牛洞的传说 回族地方风物传说。流传于云南。相传远古时候,有个看守西天果园的天神米丹,因违反天规,降罪下凡,被变成一头犀牛看守白龙洞的灵芝草。一次犀牛遭到围捕,一位年轻后生为其放开一条生路。后来年轻人经商路遇强盗,米丹由犀牛变成一位老人救下他,并收为义子,取名亚丹。沙坝村的姑娘斑竹与母亲相依为命。一次斑竹在小溪边见一奄奄一息的老人,将其搀扶回来,精心照料,7天后老人复原。这老人就是米丹。后来斑竹母亲患重病急需灵芝草,斑竹上山采药路遇亚丹,陈述母病寻药的经历。亚丹十分同情,结成兄妹,并同去见义父米丹,正值米丹领着一对金鹿走来,双双前去施礼。米丹认出斑竹即是曾救助他的姑娘,将金鹿口含的灵芝草相赠。斑竹母病愈后征得米丹的同意,亚丹与斑竹结为夫妻。一年后正当米丹爷爷抱着小孙子玩耍时,安拉遣天使传米丹返回天界。米丹提出回凡间告别,安拉允其“快去快回”。米丹与亚丹、斑竹告别后,把自己的身体变作一块巨石,形如犀牛,留在沙坝村白龙洞口,为此后人又称白龙洞为犀牛洞。原作由马剑云、张宝寿搜集整理。载《回族民间故事集》(李树江主编,宁夏《回族文学史》编写组、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哈良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901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