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黎遂球 |
释义 | 黎遂球1602—1646 明代诗文作家。字美周。番禺(广东广州)人。天启七年(1627)举人,后几次参加会试均落第。崇祯十三年(1640),扬州郑元勋集四方名士于影园,赋《黄牡丹》诗,推钱谦益品题高下,并悬金垒以为奖赏。黎遂球正好路经扬州,即席写了10首,被评为最佳之作,一时声名大振,共呼作“牡丹状元”。“甲申之变”以后,由陈子壮荐于唐王,授兵部职方主事,提督广东部队赴援赣州,城破,与弟黎遂珙都死于乱兵中。谥忠愍。著有《莲须阁集》26卷。黎遂球诗作轻艳,醉心于六朝、初唐的风格。在国家危亡之际,他也能写出意境壮阔之作。他的散文比诗歌更有特色。他重视文章的娱悦性,如《琉璃盎双红鱼记》,其意旨是提倡胸怀恬淡,乐天知命,借盎中小鱼为喻,文笔轻快、活泼、生动。他也重视文章题材的新颖,从不少作品中都不难看出他的艺术志趣。他是晚明小品文作家中较为优秀、成熟的一位。 尹恭弘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253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