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黎民表 |
释义 | 黎民表 明诗文作家。字惟敬,自号瑶石山人。从化(今属广东)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三年(1534)举人,除翰林院孔目,转吏部司务。执政知其能文,用为制敕房中书,供事内阁。出为南兵部车驾员外,迁为河南布政使参议。致仕卒。以诗擅名于岭南,王世贞将其列入后五子之首。 其诗甚多游览之作。有的表现其乐山乐水的情怀,如《出郭十里望白云山》:“弥弥清露溥,英英白云上。旭日熹阳崖,暄气散林莽。栈道既萦纡,窥川亦沆瀁。千吕气多奇,建木影殊状。陟云脰已捐,览胜心逾壮。玄圃非冥设,丹丘岂外象。顾矫凌风翼,永恣山水赏。”有的寄寓着吊古伤今之情,在《虞翻宅》里,诗人对住宅前后进行一番叙述、渲染之后,发出“运销名讵灭,身屈道弥尊。惟有青蝇叹,千秋伤隐沦”的深沉感慨。有的联想翩翩,生发出爱国主义情思,如《同黄淳父登雨花台》联想到边塞的安危:“伤心烽火日,楼橹在西兴。”有的勾起他对家乡的思念,如在《香炉峡》就得到充分体现:“重林遥蔽日,群峭上摩天。”“双娥行雨庙,百丈上泷船。远道应愁绝,乡园若个边。”有的引发出他对尘世兴衰、浮生若梦的喟叹,在《天宁寺》里,诗人面对僧人道衍故居就流露出这种情绪。总之,其游览诗的感情活动较为丰富,这是他诗歌创作中的突出特点。 他诸体诗作皆有一定工力。陈田《明诗纪事》认为:“竹垞(朱彝尊)评瑶石诗,似质闷而实沉著坚韧,此第论五古一体耳。集中五律精深华妙,七律风调流美,五绝清微淡远。”其诗最大长处是情景交融无迹,较为谐和默契。这个艺术特长正是造成其诗“虽错采镂金,而风骨典重,天绮靡涂饰之习”(《四库全书总目》)的原因。 著有《瑶石山人稿》16卷。 尹恭弘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246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