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文艺战线
释义
文艺战线

现代文艺期刊。双月刊。1939年2月16日创刊于延安。周扬主编,编委会成员有:丁玲、成仿吾、艾思奇、沙可夫、沙汀、李伯钊、何其芳、周扬、柯仲平、荒煤、夏衍、陈学昭、卞之琳、周文、冯乃超、刘白羽等16人。文艺战线社出版,发行人夏衍,生活书店总经销。该刊在延安编辑,国民党统治区印刷发行。1940年2月16日出至第1卷第6号后终刊。共出版6期。

创刊号发表周扬的发刊词《我们的态度》,阐明刊物创办的宗旨:“《文艺战线》本身就是一个统一战线,她是所有站在民族立场上的作家共同的地盘”,并对抗战的文艺运动,提出了加强团结,反对宗派主义,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鼓励作家深入生活,改造世界观,活跃文艺评论等主张。该刊以发表文学创作为主。短篇小说方面,有沙汀的《联保主任的消遣》等。影响比较大的是报告文学和散文,有沙汀的《贺龙将军印象记》,何其芳的《我歌唱延安》,刘白羽的《五台山下》,黄钢的《开麦拉之前的汪精卫》,骆方的抒情散文《溜黄河六百里》等。诗歌方面,象卞之琳的《慰劳信》、天蓝的《队长骑马去了》等,都是战时新诗创作的新收获。该刊还重视文艺评论工作,先后发表过艾思奇的《抗战文艺的动向》,周扬的《从民族解放运动中来看新文学的发展》等。第1卷第5号刊载的“艺术创作者论民族形式”特辑,发表了冼星海、罗思、萧三、柯仲平、何其芳、沙汀等人的论文,是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的最初的一批文章。

该刊主要是面向国民党统治区,阐述与指引抗战文艺运动和文学创作的发展方向,同时发表反映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生活和斗争的创作。刊物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思想性,作品的生活气息比较浓郁,文艺评论对现实斗争有明确的针对性。这使它在抗日的文坛上产生相当广泛的积极影响。主要撰稿人有:周扬、艾思奇、何其芳、卞之琳、沙汀等。

朴移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06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