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心祭
释义
心祭

当代短篇小说。向彬著。初载《当代》杂志1982年第2期。获1982年“《当代》文学奖”。小说通过经历了人世沧桑的中年妇女“我”对亡母的祭奠和回忆,以哀婉凄恻的笔调,从 一个不太为人们注意的角度,揭露了从封建伦理观念中引发出来的一出发人深省的人生悲剧。“我”的母亲是作品的中心人物。作者细致而又概括地描写了母亲悲苦、勤劳、聪慧而又极其平凡的一生。在旧社会,年轻的母亲寡居以后,拉扯着5个女儿在贫困线上挣扎,历尽艰辛。其间,她虽然得到过“表舅”的救助,但在那种“寡妇门前是非多”的年代里,“表舅”很快就被一个远房的本家当做母亲招惹的“野男人”赶走了,母亲的爱的权利遭到了残暴的扼杀。到了新社会,生活好起来了,女儿们都有了工作,参加了共产党或共青团。半辈子过着“象个独魂一样、孤孤单单”生活的母亲,脸上也出现了血色和光泽,产生了改变自己悲苦命运的愿望,向女儿们吐露了心曲。然而女儿们对于“无我”、“无条件”地为她们奉献了青春生命的母亲提出的感情要求,却作出了这样的“裁决”:“有这个必要吗? 都好几十岁的人啦!”“这么大 一群女儿围在身边,还能说没人疼爱,我看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母亲退却,沉默了,“似乎感到羞愧,象作了一件不光彩的对不起子女的事情”,直到默默地死去。10年浩劫中,“我”被“充军”到与世隔绝的山区,时时思念丈夫和亲人,这才体会到母亲寡居时所受的感情煎熬。“我”写信给小妹说,眼前发生的凌辱人的感情、摧残人的憧憬的“可耻行径”,“这并非天外横祸,它的可悲因素,也许早就渗透在你我的血液和骨髓中了!”

史燮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19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