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宋褧
释义
宋褧1294—1346

元代诗文家。字显夫。大都(北京)人。宋本之弟。早年因父亲在江陵任职,而就学于江南。延祐中,与兄宋本挟其所作诗歌还京师,张养浩、元明善、王士熙争相举荐。泰定元年(1324)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改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建立詹事院,又任为照磨。迁翰林修撰。后至元初,擢监察御史,遇事直言无讳。曾出佥山南廉访司事。入朝,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辽、金、宋诸史,拜翰林直学士,又兼经筵讲官。死后追封范阳郡侯,谥文清。宋褧是元代中期以后文坛比较活跃的诗文家,唱和酬答面比较广泛。他的文学成就与其兄宋本齐名,人称为“二宋”。欧阳玄评宋褧的诗,说他的宗旨是务去陈言。总的说来,他写诗宗卢仝、李贺,比较缺少个人特色。有文集《燕石集》15卷,其中10卷是诗。《元诗选》二集选入宋褧诗160余首。《四库全书总目》评论宋褧,说他的诗大体足为一家,“其文为作诗之余事,然温润而洁净,亦不失体裁焉。”

杨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20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