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新民报·夜光杯
释义
新民报·夜光杯

现代报纸副刊。上海《新民报》副刊。日刊。1946年5月1日创刊。先后由张慧剑、吴祖光、李嘉、袁水拍等主编。1947年5月24日后随报纸停刊,同年7月30日复刊。1948年10月末因报纸缩减版面,改为每周3期。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后继续刊出。

《夜光杯》是解放战争时期上海进步文化工作者的主要阵地。在上海解放前的3年里,发表了大量抨击国民党统治,暴露国统区腐朽政治的杂文、讽刺诗歌,并为进步文学作品做了许多宣传工作。其内容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创刊至1947年5月24日停刊。这一时期以时事性杂文为主,由赵超构(署名沙)主笔的“今日论语”,夏衍(署名朱儒)主笔的“桅灯录”和密契主笔的“偷忙录”等小专栏,轮流或同时刊出杂文和小品,揭露国民党当局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文章短小精悍,观点鲜明,论述精辟。这一阶段的文学作品,长篇连载有张恨水的小说《巴山夜雨》,高语罕的回忆录《九死一生记》等;诗歌有任钧等的《疯狂世界》、《预告》等呼唤人民革命斗争胜利的诗篇。此外,袁水拍、胡庐等还创作一批时事讽刺诗。1947年2月20日,署名“愚者”的讽刺作品《冥国国歌》发表。他用国民党党歌的谐音字改编,表现了民众对当局倒行逆施的愤慨,触怒了统治者,成为其后报纸被禁的原因之一。1947年7月30日复刊后为第二阶段,刊物在坚持民主进步方针的同时,内容侧重点有所变化。杨文的“静楼夜读抄”、田夫子的“有事即记”等专栏,较少正面抨击时政,而取借古讽今、以小喻大的手法,不时对弊政旁敲侧击,不给当局者以陷害的口实。这一时期,“书报评价”的篇幅大大增加,艾青、臧克家、田间等人的诗歌集和上海当时的几种进步诗歌刊物,每出一期就有推荐介绍,同时还介绍了曹靖华、沙汀、冯至等进步作家的著作和译作。1948年下半年,鉴于政治高压的加剧,刊物大部分篇幅改刊文学作品的人物评价,主要讨论了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曹禺剧作《北京人》的主要角色和翻译小说《飘》的人物分析等。这一阶段的文学作品较少,主要有李健吾的长篇诗歌译作《普罗米修斯被绑》和吴越等人的一些政治讽刺诗。

《夜光杯》刊行于人民革命战争胜利前夕,它团结了一批进步文艺人士,以文学为武器,与国民党统治者进行了坚韧的斗争,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主要撰稿人还有司马訏(程大千)、何其冷、莫名奇、穆仁、李白凤、张心如、周庸、陈新、晓凡等。

王宗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03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0 7: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