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邹容 |
释义 | 邹容1885—1905 近代作家。原名绍陶,字蔚丹,亦作威丹。四川巴县人。出身于商人家庭。12岁读完“五经”、“四书”和《史记》、《汉书》。13岁参加童子试,对八股试题不满,顶撞主考,愤而退场。在重庆经学院,因敢于非尧舜,薄孔子,被开除学籍。戊戌变法时期,得悉谭嗣同被杀,作诗悼念,以继其志自勉。光绪二十八年(1902),自费留学日本,入东京同文书院。并参照西方自由平等学说,结合中国国情,开始编写通俗革命读物。二十九年(1903)回到上海,加入爱国学社。并撰成《革命军》一书,揭露清政府卖国罪行,号召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章太炎为之作序,称赞它“辞多恣肆,无所回避”。鲁迅也说,清末的一些诗文,“倘说影响,则别的千言万语,大概都抵不过浅近直接的‘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所作的《革命军》”(《坟·杂忆》)。三十一年(1905),因“苏报案”而被捕入狱,并在狱中病卒,年仅21岁。著有《邹容文集》。 傅德林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073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