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新民丛报
释义
新民丛报

近代综合性杂志。半月刊。光绪二十八年正月初一日(1902年2月8日)创刊于日本横滨。署冯紫珊编辑兼发行,实为梁启超创办并主编,冯为经济支持者。由新民丛报社发行。至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十五日(1907年11月20日)停刊。共出96期。

该刊是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被迫流亡日本之后,继其此前所办《清议报》而创刊的又一大型期刊。其思想倾向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但编者汲取戊戌变法失败之教训,以为欲使中国维新,必先使国民维新。故取《大学》“新民”之义,以作刊名,旨在促使国民增进道德,增长知识(大意见该刊连载之梁启超《新民说》)。因此凡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哲学、思想、学术、历史、地理、时事、文学艺术等各种知识和学说,莫不兼收并蓄,广为介绍。充分表现了梁启超才气横溢、知识渊博、胸怀阔大。尤其梁在本刊连载的《新民说》和《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两篇长文,以其宏伟的规模,充分的论据,高度的概括,严密的逻辑,逼人的气势,崭新的文体,不但在理论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成为“新文体”的典范,在文体变革中起过巨大作用。后一篇文章更对后来之中国学术思想史的研究方向发生过重大影响,因而被章炳麟誉为“真能洞见社会之沿革,种性之蕃变者”(见钱玄同《刘申叔先生遗书叙》)。

在文学方面,该刊辟有小说和文苑2栏目(后合并为文艺1栏),专登小说、戏剧、诗歌以及文学论著。其中最著名的为梁启超的《饮冰室诗话》,它不仅对当时的重要诗人及其诗作进行了广泛的评介,而且对“诗界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加以深入探讨,在“诗界革命”运动中起过指导性作用。所刊其他作品,小说有法国焦士威尔奴原著、梁启超和披发生合译的《十五小豪杰》,佚名所译法国小说《外交家之狼狈》和《劫皇案》,凤仙女史译述的法国小说《美人手》;戏剧有如晦庵主人的《劫灰梦传奇》,梁启超的《新罗马传奇》,玉瑟斋主人的《血海花传奇》等。诗歌作品则是在文苑栏内特辟“诗界潮音集”专题发表的,所录诗作多为“新派诗”,主要作者有梁启超、狄平子(平等阁)、蒋观云、乌目山僧、陈蜕庵、黄遵宪(人境庐主人)、刘光第等。偶辟“东瀛輶轩集”专目,专载日本诗人之作。

裴效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033-603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2: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