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民报副刊 |
释义 | 新民报副刊 现代报纸文艺副刊。北平《新民报》副刊。日刊。1949年7月2日创刊,同年10月16日出至第107期终刊。新民报社主编。刊物由原《新民报》副刊《天桥》和《沙滩》合并而成。它是华北解放区重要的报纸文艺副刊。创刊号特辟“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特刊”,发表了郭沫若的《向军事战线看齐!》、柯灵的《我对大会的期望》、欧阳予倩的《在新民主主义的旗帜下团结起来》等文章,探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学创作的方向。文艺论文在刊物中占有主要篇幅,先后刊载了周而复的《论城市文艺》、洪深的《优美的作风》、张骏祥的《关于“合流”的一些意见》等。文学创作以小说、诗歌为主,其中小说有王永合的《王妈妈》、林华的《房东》、杨纤如的《黎耐霜》;诗歌有聂绀弩的《毛泽东赞》、田汉的《西曼,你得活下去!》、蓝馨的《红星灿烂的夜》等。这些作品大多抨击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歌颂解放区人民的新生活,形式短小生动,通俗易懂。陈大莹的《战时部队的快板活动》、梦庚的《谈城市旧艺人工作》、冯不异的《相声的评价及改造》等文章,探讨了部队文艺活动和通俗文艺创作。刊物还辟有“书报评介”、“文艺通讯”、“影评”等栏目。主要撰稿人还有彭燕郊、任钧、安娥、沙鸥、李力、叶遂、张毅等。 徐锦钧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034-6035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