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新格律诗运动的倡导与实践
释义
新格律诗运动的倡导与实践

现代文学现象。1926年4月1日,闻一多、徐志摩、饶孟侃、刘梦苇等人在北平《晨报副刊》上创办了《诗镌》,并提倡新格律诗。徐志摩在创刊号上发表《诗刊弁言》,宣布《诗镌》的宗旨是“要把创格的新诗当一件认真事情做”,发现新诗的新的音节,替新诗“构造适当的驱壳”。5月13日,闻一多在《诗镌》第7号发表《诗的格律》一文,认为诗歌“属于视觉方面的格律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属于听觉方面的有格式,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并提出了新诗的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的理论主张。饶孟侃在《诗镌》发表了《新诗的音节》、《再论新诗的音节》、《新诗话·(二)〈情绪与格律〉》等文,也主张新诗要讲求格律。在提倡新诗格律化的同时,他们还致力于新格律诗的创作,先后出版了闻一多的《死水》,徐志摩的《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诗集。1931年,上海新月书店出版了陈梦家编的《新月诗选》,选入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孙大雨、朱湘、邵洵美、方令孺、林徽音、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沈从文、刘梦苇等18位诗人的新格律诗作共80首,集中展示了新格律诗运动的成果。30年代初,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新格律诗运动渐趋消沉。

潘颂德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06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8:3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