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明诗别裁集
释义
明诗别裁集

明诗总集。清沈德潜、周准编。准字钦莱,号迂村,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诸生。全书12卷,共收录诗人340人,诗1010余首。起自明初刘基、宋谦,止于明末陈子龙、夏完淳等,大体上按年代先后编次,唯有卷12另设方外、名婉、外国3项类目。

编者认为已有的明诗总集和选集各有偏颇。沈德潜在自序中称,陈子龙《皇明诗选》”正德以前,殊能持择;嘉靖以下,形体徒存”;钱谦益《列朝诗集》独推程孟阳一人,对前后“七子”则贬斥太过;而朱彝尊《明诗综》只注重“备一代掌故,匪示六义之指归”,使读者无法由此“问道以亲风雅”。因此,有必要重新决择,“合群公选本,暨前贤名稿,别而裁之”。

由卷首沈、周及蒋重光3序,可知本书编选宗旨大抵有4点:1、以“辅翼诗教”为目的,所选诗“皆深造浑厚,和平渊雅,合于言志永言之旨”;2、“因诗存人,不因人存诗”,不拟“备一朝掌故”,但求“示六义指归”;3、选诗要求“始端宗旨,继审规格,终流神韵,三长具备,乃登卷帙”;4、以此编接续《古诗源》、《唐诗别裁集》,因为欲上续唐音,故“除纤去滥,简严和厚”,“不敢不从其严”。这4点正是沈德潜论诗提倡儒家“温柔敦厚”的传统,强调诗歌“厚人伦、匡政治”的功用,注重格调,尊崇盛唐等一系列主张的具体化。

明代诗歌作品极其丰富,本书能以千余篇幅反映其大概,并以录诗多寡突出各朝特点,尤注意选入不知名作者与明遗民诗,这些都构成了本书的特色,也使它问世以来得以广泛流传。不过编者指陈流派得失,明显偏袒前后“七子”,鄙薄“公安”、“意陵”,这不能不归咎于门户偏见。

本书有清乾隆四年(1739)刻本,中华书局1975年据此本缩印。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排印本。

许逸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70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09:32